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

Nikon D3 入手

今天終於去把D3抱回家了
在車上就忍不住拍了這張照片
還被樂兒取笑說...這樣最後一個使用者已經買了
Nikon可以準備出D4了...Orz

沒辦法,我每次都趕在出新機前買入手...
不過扎實感還是遠勝D700啊~
整體重量也比D700+MB-D10來得輕
這樣一來手腕的負擔也可以降低不少~~

期待用它拍攝的第一場婚禮~~

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

Nikon SD-9 Battery Pack

今天回到家,突然發現管理室多了這樣一個包裹,寫著詹姆士的名字...
應該是我期待已久的新玩具終於到了...

迫不及待的將膠帶割開來...

偷偷看一下...看樣子是保護防撞用的舊報紙...

完全打開以後...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滿滿的報紙...滿滿的報紙...

興奮的打開報紙後...這啥?! 我沒有買美女麻將啊...

拿開了美女麻將以後...又出現一個不該有的東西...
我一樣沒有買什麼王者之劍啦....囧rz...已經快要崩潰了...

還好在兩個驚喜之後..沒有意外..慢慢浮現金色跟黑色相間的包裝盒

正式亮相的Nikon SD-9 Battery Pack...包裝盒...

打開之後第一張是榮泰的保單...不過為啥沒有序號?!
保單下方的是很多國語言的說明書...
先不管這個了...繼續給它拆...

拿掉說明書跟保單後...逐漸浮現的SD-9本體...

終於露出80%的SD-9,所有的內容物就是這樣...

用來固定SD-9於相機底部腳架孔的配件...

將SD-9本體取出,跟他的房子來張合照

正面..Nikon SD-9 , 下方的圓孔就是用來插上螺絲固定用的螺絲孔

來一張 SS-SD9的背面照片,可以看到有預留可穿過皮帶繫於腰間的設計

再來一張 SS-SD9的正面照片,下方的兩個角落挖空,
主要是讓充電指示燈外露,方便檢查看確認是否充電完成
背後的設計,打開後平常可以收納線材的部分

接下來來一張SD-9的本體照片,這是電池室的開口處,兩旁的是彈簧卡榫
其實還蠻擔心這部分使用久了會鬆脫...
將電池室打開來拍一張
一共可以安裝八顆電池,分成A、B兩組,也可以一次只單裝其中一組

將兩組電池都安裝上去,準備上膛....
接著拿出SB-900,前端熱靴點上方Nikon字樣內就是外部電源的輸入孔

將蓋子拔除後,就可以看到這樣的電源輸入孔,有防呆設計

跟SD-9的輸出孔比對一下形狀

正式合體~~

上圖的SD-9充電指示燈亮起時是紅色的,表示正在充電,
充電完成會自動熄滅.
PS : SB-900內也必須安裝4顆充電電池才可以使用喔!!

最後介紹一下這個固定用的螺絲
在裝入SD-9的時候切勿用力,因為SD-9上的圓孔內也有設計螺紋
必須旋入才能讓固定用螺絲通過這個圓孔

固定螺絲裝設完成

由於SD-9上的螺絲孔也有設計螺紋
所以可以避免螺絲意外滑落與SD-9分離
將SD-9裝入SS-SD9外套中,並且可將線材的部分收納在後方

最後來一張合照~
當然比較關心的是電池包的性能問題
提供官方的測試數據供作參考
註1:最短回電時間是以全出力擊發閃燈開始計算,到SD-9的就緒燈亮起時間
註2:最小閃光次數是以全出力擊發閃燈後,到SD-9的就緒燈亮起的次數

坦白說上述說明書的意思,詹姆士也看得有點模糊...
因為SD-9上的就緒燈熄滅時,才代表充電完成...
計算時,又為何是以就緒燈亮起的時間點計算,就不是很清楚了...

SD-9的尺寸 (W x H x D) = 180.5 x 73 x 23.0 (單位:mm)
SD-9的重量 205g (不含電池)

最後貢獻一張比較 rough 的測試
條件:
a. 固定ISO = 1600
b. 固定快門 = 1/60
c. 固定光圈 = F/4
d. 閃燈模式 TTL
e. 連續拍攝18張,RAW轉JPEG無調整
f. 使用12顆 SONY 充電電池

下方左側為僅用SB-900,右側為SB-900+SD-9


平常詹姆士拍攝婚禮的時候,難免會發現SB-900長時間擊發後,
會容易有第二張較第一張亮的情況,在連續拍攝過程中仍然看到此現象。
左邊在連續拍攝到13~14張左右開始偏亮,
但有使用SD-9的右側則從頭到尾都能穩定正確的輸出。
這點對於詹姆士在拍攝婚禮的時候,可以說大大的助益~
也是我買入SD-9的主因之一...

至於其他連拍的測試,網路上搜尋一下就有許多詳盡的測試與比較,
這邊就不再多作贅述...

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

普貝-花漾

好久好久...沒碰人像寫真了...
今天托樂兒老師的福~
終於讓詹姆士又拍到久違的人像~好開心^^
也謝謝普貝今天的辛苦,冒著下雨停拍的風險還是來做造型~
雖然只有一個場景,與短短半個小時的拍攝。
但還是有很不錯的效果。








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

18%灰與測光的關係!!

相信玩攝影一段時間後,多少都會聽過18%灰階、灰卡這類的名詞。
但到底什麼是18%灰階?跟相機的測光又有什麼關係?

在說明18%的定義之前,讓我們先稍微了解一下反射率這個名詞。

絕大多數的物體均不會自體發光,靠的都是反射或折射光線,
讓我們得以看得到它的外觀及顏色。
每一種物體在受光後,反射出的光線,若以黑階=>灰階=>白階的方式來看,
純黑的反射率為0%,純白的反射率為100%,中間的部分,就全部稱為灰階。
其中淺色的物體,其反射率會較深色的物體來得高。

而科學家經過測量後發現,當反射率接近18%的灰階時,
所有的色調表現會和現實最為接近。
所以相機的測光系統,便以此18%的灰階作為測光的基準值,
進而調整光圈跟快門,甚至感光度的組合,以達到準確曝光的目的。

也正因為相機的測光系統,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測光,

所以當我們想拍攝目標屬於偏向深黑或亮白色的物體時,
相機的"準確曝光"便往往與我們肉眼所見大不相同。
深黑色的部分拍出來反而會偏淺,相反的亮白色的部分則會偏暗,
當上述的情況發生時,就必須透過曝光補償(EV)進行矯正的動作。
通常當拍攝畫面以黑色為主時,在相機的準確曝光測定後,需要再 -EV調整;
而拍攝畫面以白色為主時,則反而需要 +EV調整。

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

Adobe Lightroom 3.2 發表

Adobe Lightroom 3.2 正式發表

<點此進行 Adobe Lightroom 3.2 更新下載>

更新內容如下:

1. 新增對以下相機Raw檔的支援:
     Panasonic DMC-LX5 , DMC-FZ100 , DMC-FZ40。
     Sony NEX-3 , NEX-5 , A290 , A390。
     Pentax 645D。
     Leica S2。
     Casio EX-FH100。
     Samsung NX10 , TL500。
    
2. 新增多款鏡頭的描述檔。

3. 新增可以直接發布於facebook的支援與3.0版本的Bug修復。

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

Sony NEX-5 的感人廣告...



能有多少回憶被珍藏 , 能有多少感動被留存 ,
能夠為家人拍照 , 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,
影像的價值 , 無價 .

雖然是Sony NEX-5 的廣告 ,
但很成功的創造出影像讓人感動的氛圍與價值 ,
有一天 , 努力拍了一輩子照片的你我 ,
都將會發現 , 再成功再美的得獎照片 ,
也比不上親人出現在照片中的一抹微笑 ,
有空~記得一定要多拍拍家人~

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

Nikon D3100 正式發表!!

Nikon自從2009年10月發表D3s以來 , 也好久一段時間沒有發表新機了 ,
原本期待會出現的是D700全幅機種的後繼機 , 沒想到卻是優先更新了入門機種.

Nikon D3100 搭載1420萬畫素DX格式的CMOS , 最大影像尺寸為 (4608x3072) ,
並且是Nikon首台搭載Full HD錄影的數位單眼 .
使用單聲道麥克風錄音 , 並可支援錄影時自動對焦.
錄製的影像 24 FPS AVCHD  格式為mov
由於是D3000的後繼機種 , 因此在尺寸與重量上相當接近.
D3000 約126×97×64 mm  重量約 485g
D3100 約124×96×74.5 mm  重量約 505g

D3100 的特別處還有提供了Live View的功能 , 帶來更多取景上的方便性 .

D3100 對焦點分布












預計上市日期為 2010年9月16日 ,
將會有三種包裝可選擇

1. D3100 單機身  預估價格 ¥65000

2. D3100 + AF-S DX NIKKOR 18-55mm F3.5-5.6 G VR

3. D3100 + AF-S DX NIKKOR 18-55mm F3.5-5.6 G VR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+ AF-S DX NIKKOR 55-300mm F4-5.6 G ED VR

D3000 v.s. D3100 規格表


D3100 儲存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Nikon D3100 日本網站的說明

Nikon D3100 式樣書下載(PDF)

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

什麼是RAW檔?為什麼要拍攝RAW檔?

  目前的數位單眼或者是較高階的數位相機,均有提供RAW檔的儲存功能,到底RAW檔是什麼?又該如何使用他呢?

  在尚未出現數位相機的年代,攝影師總是利用沖洗底片的過程,在暗房中對作品進行一些微調整,或許是明暗、對比、鮮豔度...等。但是在數位相機如此普及的時代,暗房的功能也完全轉化為數位模式,也就是透過軟體的編修,來達到調整色調、明暗、對比、鮮豔、飽和度...等功能。而若希望能夠保留較大的數位暗房後製彈性,那麼便需要使用RAW來記錄影像。因此RAW也可以稱作是數位的底片。但實際上卻又比傳統的底片,多了更多的資訊藏於其中,讓攝影師在後製與創作上有更大的揮灑空間。

  以Nikon的Capture NX來說,RAW與JPEG的可調整差異大致如下:

  而實際上在RAW檔在Capture NX內,較JPEG多出的可調整選項的部分,主要為相機設定這個區塊。在其中便包含了白平衡照片調控有效的 D-Lighting減低雜訊,四個大項。
  由上圖可見,透過Capture NX編輯RAW檔時,我們可以任意改變當時拍攝的主要參數,取得影像調整的主控權,而不再只是交給相機內建的資料庫去作比對與處理,這也是為什麼通常在編修前,RAW檔看起來會比JPEG檔鳥的原因,因為它提供的是真正未經處理,由感光元件記錄下來的影像資料。不過通常若是使用相機原廠所提供的RAW檔編修軟體,開啟時依然會先載入當初相機設定的參數(例如:曝光補償、銳化程度、色相、飽和度、白平衡...等)去處理影像。也就是說當我們使用Camera RAW跟Capture NX同時開啟同一個RAW檔時,Capture NX能夠完全對應相機的設定參數,而先將當時的拍攝結果完整呈現,但Camera RAW則不能完整呈現當時相機參數設定下的影像結果。

  再來讓我們實際看看RAW檔與JPEG檔在一些特性與可調整性上的差異。
  首先看到的是檔案大小的部分,由下圖我們可以看到,同一張以RAW檔及JPEG記錄的影像,RAW的檔案大小約為17MB,而JPEG則只有約6.7MB左右,這說明了在經過轉化為JPEG檔案的破壞性壓縮處理下,我們共丟失了約60%左右的原始影像資訊。

  下圖為編修前的JPEG檔與RAW檔在Capture NX中開啟的影像畫面。
990718a
  可以看得出來差異並不是很顯著,JPEG的部分有較RAW檔明亮一些,其餘的色彩或對比方面,則是未有顯著差異。

  接下來我們希望能將針對天空過曝的細節找回來,分別對JPEG與RAW進行編修。
  但由於JPEG並無法作曝光補償的動作,所以我們僅以快速調整項目內的亮部功能進行天空過曝部分的補救。將左右兩圖的亮部細節恢復功能都推到100%的位置。
990718b
  結果可以由上圖的左右比較發現,JPEG調整後在天空的細節部分明顯較RAW檔來得少。這便是後製調整上RAW與JPEG之間的顯著差異。我們再看一個更顯著的示範。

  RAW檔由於可使用快速修整內的曝光補償功能,透過此功能將可以更顯著的觀察到RAW與JPEG的差異。我們將曝光補償的數值調整到-2EV,再將其與JPEG比較。
990718d

  透過上圖,更能凸顯出RAW檔在後製處理上的高寬容度,這是JPEG所遠遠不及的。當然或許有人會建議可以在拍攝時,添加漸層減光濾鏡即可,但若現場亮部與暗部的光比,遠超過漸層減光鏡可矯正範圍,那麼透過RAW檔的記錄或者包圍式曝光,還是能替我們保留住更多的細節,不是嗎。

  上述介紹到的RAW檔好處,正好可應用於HDR(High Dynamic Range)影像的製作,這張拍攝於心之芳庭正門口的照片,原圖即為上圖所見,透過調整白平衡與其他參數,再進行HDR處理後,成品如下圖所呈現。

  若非透過RAW檔的高寬容度,天空的細節絕對無法處理到這樣的程度。所以如果記憶卡空間容許下,又對數位暗房有高度興趣的話,切記別忘了將拍攝時的儲存類型,加入RAW檔囉~